在幼儿阶段,小孩子常常在幼儿园或几个小朋友发生打斗现象,若是处理的不当,很容易在小孩们的心理留下阴影,甚至还会影响到宝宝以后的性格发展等,那么家长应该如何让孩子懂得公平呢!
孩子在幼儿园里打架怎么办?
小红这几天有点不开心,因为老师说,在幼儿园里被打了不可以还手,要告诉老师。如果还手了,那么这个小朋友也要一起罚,跟那个打人的小朋友是一样的。
小红妈妈也有点不开心,因为她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小红,如何理解老师的意图。
小红妈妈觉得这样的教育手段会把宝宝教育成小绵羊,尤其是男宝宝,没有血性,没有正义感,会不会变成娘娘腔?
真正的公平
小红:今天中午小林吃饭的时候故意把饭倒在我身上,还拧我的脸,我都没有碰过他的。后来我也拧他的脸,结果李老师把我们两个人都批评了,放学的时候我和他都没有五角星!
对于一个宝宝而言,在幼儿园已有是非观念。小红觉得自己已经是被欺负的,而且是受到了无故的挑衅,可最后却与挑衅者得到了相同的惩罚,他当然不会快乐,因为他觉得不公平。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公平是一种概念,是成人在潜移默化中灌输给宝宝的概念。那么,既然老师已经有言有先,家长是不是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解释宝宝眼中的公平呢?
我们可以把老师的话理解成一种法律条文,一经公布即刻生效,你可以教会宝宝去举报别人的挑衅行为,并看到其受到相应的惩罚。你要让宝宝明白这才是真正的公平。
合理回应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爸妈的关注焦点就是宝宝,谁不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健康顺利地成长呢?谁会希望自己的宝宝一辈子都挨打受气呢?但我们应该明白的是,学会用合法合理的手段保障自身的权益更为重要。
宝宝间的尺度
任何一位家长都不愿意看到自己宝宝被人欺负,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心理。但你要明白,许多成人看来的欺负、挑衅行为,其实作为当事人的宝宝却并不觉得怎么委屈。既然如此,爸妈就没有必要把自己的想法与心疼灌输给宝宝了。
很多宝宝间的法则与尺度在成人看来是不能理解的,但这并不说明他们没有自我保护能力。幼儿园老师都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班级里比较强势的宝宝喜欢在一起玩耍,而弱势的宝宝也懂得扎堆。由此可知,成人没必要一定掺和到宝宝的事件之中去啊。
做为成年人许多的时候与孩子们着待问题的思维不一样,做为家长对于小孩子们之间的如果能不干涉还是尽量的不干涉比较好,当然可做适当的引导,相信孩子,慢慢的他们会学会学会如何处理与伙伴之间的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