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伦常之儒家教育


频道:家教直通车 来源:厦门家教100 点击:377 日期:2016/10/30

《左传》中有句话「人弃常则妖兴」。「常」是什么?五常,五常跟五伦是分不了家的,人要把伦常丢掉了,这个人就是妖魔鬼怪。五常是什么?「仁、义、礼、智、信」,这是人道,做人的基本道理。
「仁」是仁慈、爱人!你对人要有爱心;你没有爱心,这不是人。「义」,你要有义气,义气表现在哪里?为一切众生服务,尽义务。我们道场里面叫义工,不希求报酬,我来为你服务。人有义,为一切众生服务。他需要帮忙,我有这个能力帮助他叫义不容辞,就应当去帮助,决定不希求回报。「礼」是有节度,对人要有礼貌,我也不过分,也不能够不及。所以礼是有节度的,就是我们今天讲分寸拿捏得很好。过分,就是谄媚巴结,失礼了;不到,显得傲慢自大。礼是维系社会秩序不能缺少的一个德目。「智」,我们今天讲的理智。理智是什么?说明不是感情用事。感情用事出问题了,那容易堕落了。对待一切人事物用理智,不用感情。最后一个是信用,一定要守信;守信里面最重要的是不妄语。
人要把这五个基本的德性失掉,他的人格就丧失了,人格是做人的资格。现在做人是前世他具足这五个条件,他到六道里头到人道来了,到人道是这五个条件。这五个条件在这一生当中要是丢掉了,来生就不得人身。这一生当中,我们时时刻刻抓住这五个条件,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能够守住,不违背,来生一定得人身,他不会到三恶道去。
这个五条跟佛家的五戒完全相同,佛法讲持五戒不失人身。佛法没到中国来,中国古圣先贤教我们伦常道德,五伦是道,五常是德。所以道德,要晓得什么叫道,什么叫德?这个德行里面更细分,在细分里头提出纲领,古圣先王教导我们八个科目,叫「八德」。这八个科目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后来也有一个说法,另外一个说法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实在讲后面没有前面讲得好,前面的意思深。但是后面这个讲法,现在人容易理解,「忠孝仁爱信义和平」,都好!
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对一切人事物,我们有没有跟这八德相应?如果真正能够信守伦常道德,你的家兴旺,你的身安乐。
(摘自释净空教授讲座)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

编辑者:厦门大学家教网http://www.xmjj.tech)


区域:思明区 湖里区 海沧区 集美区 翔安区 同安区
学校:华侨大学 厦门大学 厦门集美大学 厦门理工学院 诚毅学院 厦门医学院 厦门工学院 厦门华夏学院
科目:数学 语文 物理 化学 英语 历史 地理 政治 钢琴 美术 书法 网球 日语 托福 雅思 计算机 韩语 奥数 吉他 围棋 英语口语 法语 德语 成人 外教 幼儿 作文
Copyright 2005-2016 中华勤工家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闽ICP备15017981号 技术支持:加盟中华勤工家教
欢迎代理加盟中华勤工家教全国其它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