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绩不好怎么办


频道:家教直通车 来源:厦门家教100 点击:363 日期:2016/10/10

孩子数学不好怎么办?听教授教你几招,准管用!

很多家长抱怨说自己的孩子各科都很好,但就是数学成绩怎么都上不去,给孩子报了各种数学补习班,好像效果也并不是特别好,不知道该怎么办。

孩子们的数学为什么不好呢?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

统一步调的教学内容违背个人成长规律

人类的大脑发育有一定的规律,但具体到每个个体身上却有着天壤之别。人的理性思维主要由大脑顶叶和前额叶控制,一般在12-14岁开始发育,这是由基因决定的,无法人为改变的事实。但是我们的教学是根据平均水平来设计的。

对于理性发育晚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成长规律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有的涉及到抽象思维的学习内容无异于天书,此时的学习远离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强行进行灌输无异于拔苗助长。

违背人性的教学方法打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数学在大多数人的概念中就几乎等于是做题,题海战术成了最主流的教学方法。由于巨大的考试压力,除了机械化的做题,很多学生甚至会在老师的建议下采取背题型的方法来学习。长此以往,孩子不仅对数学失去了好奇和探索欲,进而对于学习这件事的兴趣也会大打折扣,这是对孩子人生最大的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打击的不止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对数学的兴趣,那部分对于数学有热情有天赋的孩子很可能也因此窄化了自己对数学的理解,仅止于解题的学习,从而减少了在数学里提问,甚至追问数学本质的机会。

学生因考试成绩不佳而自我否定

为了通过层层考试的围追堵截,这部分理性思维发育晚的同学会经历很长一段时间在学习上有心无力的时期。他们很努力的去试着理解也做了大量的练习,成绩依然提高不了。这时候在同龄人的对比下,会有程度不一的自我否定:我天生就学不好数学,再努力也没用。

这种消极的心理暗示的影响往往被低估。因为孩子也知道,数学不好,意味着在自己18岁之前这段以高考为中心的学习生活中,自己不可能有突出的表现。自我价值不被肯定时,一定会在行为上通过其他的方式来引起关注。这可能是恶性循环的开始。

数学天问:我为什么要学数学?数学有什么用?

即使是学习很好的孩子,也常常有这样的困惑,不明白数学为什么重要。即使是学校里的数学老师,往往给出的答案就相当于是回答考试成绩有什么用,无非就是考上好学校,找到好工作,迎娶白富美,成为CEO的成功学套路。带着这样的困惑学习数学,很难激发起主动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这是数学教学的终极问题,却很少得到该有的重视。

孩子数学不好怎么办?听教授教你几招,准管用!

那么,具体怎样应对这些问题呢?教育体制如斯,无法脱离大环境的家长们做什么是对孩子学习数学有益的呢?家长们不妨试试这几招!

1永远站在孩子这一边

孩子的数学成绩重要,还是你们的亲子关系重要?

爱是无条件的。有太多家庭悲剧的原因是家长胳膊肘往外拐,为了维护一个错误的教育评价标准而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和对家庭的信任。甚至有家长会说出考不好就别进家门这样的话。我很理解,绝大多数的家长都会认为在教育体系中通过高分获得更好的学业成就能为幸福的人生打好基础,且不论这种观念里体现出的局限和绝望,仅仅是在坚持这种观念的过程中失去的重要的东西就值得去反思。

正确看待考试成绩,不施加过分的压力。真正理解孩子数学不好的原因,往往并非练习不够,可能只是因为他的成长规律所限。做孩子做坚实的后盾,而不要成为不合理的制度的帮凶。

2试着和孩子一起学习,理解孩子的困难

大多数家长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不该有发言权。因为家长的信息渠道往往是通过老师来获得,而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学习,理解他的困难,一方面可以帮助他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让孩子讲给你听是更有价值的体验,教是最好的学。

3用孩子擅长的事物帮助他保留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不止是做题,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兴趣的必要条件是要学科和孩子的生命发生连接。无论你的孩子喜欢写作、体育、绘画、音乐、阅读、电影还是游戏,学好数学都能帮助他做的更好。尤其是在孩子们最着迷的游戏里,数字运算和逻辑推理在所有的游戏里都有体现。

关键在于,家长要开放自己的观念,延迟满足自己的功利心。如果孩子的成绩暂时不好,通过这样的方式保留住孩子对于数学的兴趣,在孩子的理性思维发育之后,很多困难会迎刃而解。

孩子数学不好怎么办?听教授教你几招,准管用!

4通过阅读了解数学的历史和趣事

通过数学相关的书籍和电影。让孩子了解数学的历史,体会数学之用。同时也发现数学的新天地,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可以读《数学之旅》《数学沉思录》《数学恩仇录》《数学大师》《费马大定理》了解数学的历史和发展过程中有趣的人物和故事。可以读读《数学之美》《从一到无穷大》《从惊讶到思考》这一类科普读物,比教科书有意思多了;也可以读读《二维国》《我们》这样与数学相关的小说,打开自己的视野。

全家人一起看《美丽心灵》《心灵捕手》《模仿游戏》《极限空间》《死亡密码π》这一类电影,或者是《费马最后定理》等纪录片,并和孩子一起讨论交流,既是学数学的方式,也能增加亲子互动的机会。

5通过项目式学习来实践数学

利用周末和假期的时间,参与有趣的学习项目来取代补习班,比如参加编程项目、机器人项目、游戏项目、低科技制作项目等,让孩子学以致用。在做项目的过程里认识数学的重要性。

华人数学家丘成桐教授曾经说:认为中国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好是自我麻醉的说法。也有说法认为,中国教育教的不是数学,而是算数。所以应试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精于做题,却在创新领域鲜有突破性的贡献。所以在你困扰于孩子的数学成绩时,也要知道,在中国应试教育里,数学成绩好也并不意味着数学好。家长应该为孩子的长远发展考虑,更加重视孩子数学思维的养成和对数学的兴趣的维持。更重要的是,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要因为数学不好,就破坏了你和孩子之间本应良好保持的互动关系。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

编辑者:厦门大学家教网http://www.xmjj.tech)


区域:思明区 湖里区 海沧区 集美区 翔安区 同安区
学校:华侨大学 厦门大学 厦门集美大学 厦门理工学院 诚毅学院 厦门医学院 厦门工学院 厦门华夏学院
科目:数学 语文 物理 化学 英语 历史 地理 政治 钢琴 美术 书法 网球 日语 托福 雅思 计算机 韩语 奥数 吉他 围棋 英语口语 法语 德语 成人 外教 幼儿 作文
Copyright 2005-2016 中华勤工家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闽ICP备15017981号 技术支持:加盟中华勤工家教
欢迎代理加盟中华勤工家教全国其它分站